大體而言,一場密續法會若能越多人參與,將越能發揮更大的加持、增上、與迴向的力量。因此,為了利益眾生,佛學會有必要成立修法團。藏密佛法儀軌一 般有短(簡)軌與長(廣)軌之分。短軌是為了方便個人或小眾的日常課誦或共修的行持。廣軌涵涉息增懷誅四大佛行事業的整體。無論何種儀軌,皆有其應循之前 行(發菩提心)、正行(包含本生瑜伽與前生瑜伽各具有的生起與圓滿二次第密續修持)、與結行(諸如普賢迴向)之法要既定步驟。過程是否莊嚴與有否漏失,是 整體修法能否起著功德利益等作用的重要關鍵。
廣軌之實施尤須特別注意。除了前、正、結行都較簡軌要求更為細膩的成辦所辦所需條件外,廣軌 尚包括歷代傳承上師、本尊、諸佛菩薩、空行護法降臨道場所需之 迎請、供養、讚頌、皈依、加持、持咒、手印等步驟法要,這一切必須有相關的如法的壇城佈置、吟誦、鳴擊等法器行儀之施設執行。 藏傳佛教寺院裡常見有兩大組織架構,一組織為基礎佛學教育(例如:五部大論),一組織為專修持密乘佛法(例如:四加行、閉關、主持法會、佈置壇城等),二 者各自獨力運作。
但在場地、財力、人力、經費、以及個別成員生活方式都有限制的考量下,很難完整切割,經常必有人員或活動籌辦所需資源的重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