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傳佛教- 直貢傳承
__
釋迦牟尼佛在距今約兩千六百年前,在今日的尼泊爾,北印度等地開演教法,傳下了珍貴的解脫之道。在佛圓寂之後,根據佛法流傳的地理,歷史因緣不同,佛法的傳承演化為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等三個主要的傳承。藏傳佛教的傳承,主要是源自佛陀以降的古代印度大佛學家,大成就者,通過這些印度的大德將佛法由陸路的通路,歷經千辛萬苦,翻越喜馬拉雅山區進入藏地;或由藏地的大學者前往印度學習,而後將佛法帶回藏區,此因緣流變而成為印度北部山區至西藏一帶的泛喜馬拉雅地區,都接受了佛法的潤澤,靴子在藏地保存了以藏文書寫,以藏文化蘊含的大乘佛法,是為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噶舉傳承‧帝洛巴
__
這位大成就者誕生在東方薩霍爾國的雜亞郭地方。父親為婆羅門明,母親為婆羅門具明女。他們最初沒有子嗣,由於祭祀、祈禱内外道的天及諸聖跡,不久,妻子懷孕,足月後降生了一個英俊公子。當日夜晚,光滿雜亞郭地方。父母請相師為兒子看相,相師說:「令郎究竟是天神、龍王或是藥叉,佛陀,尚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請將他好生扶養。」並賜名為明光。在父母親的扶養下,他逐漸長大。一次,有一個醜陋不堪的女子出現在空中,對其父母說:「無論你們如何愛護扶養兒子也難保他不死,倒不如讓他出家學法。」於是,他出家學法,並且成為一名精通諸明的班智達,取法名為慧賢。
他來到南方作怖金剛喜寒林,遇見了在茅屋修煉著的阿闍梨受用金剛瑪當吉。瑪當吉對帝洛巴說:「阿闍梨龍樹前往乾達婆城,他派我來攝持你。你獻上曼達來吧。」帝洛巴視瑪當吉為上師。瑪當吉給他傳授灌頂及一切教誡。
帝洛巴一邊榨油一邊修道,想到雖然芝麻含油,但若不榨就不會出油,同樣雖然我的心在佛法中,但若不修習就不會得到證驗。
所不同的是,說至尊帝洛巴在林中飼養水牛時得到空行母的授記。帝洛巴按授記來到西方鄔堅地方,攜帶三種法器,遇搖響三次,遇以觀想法威伏世間業和智慧的羅剎空行母,遇親眼見到了主尊金剛瑜伽母。取來了勝樂輪等的根本續五十一節,遇注釋續六類,遇三珍寶秘訣,遇以及九空行密法2等。眾空行母極力挽留他,遇但他謝絕了,遇並說:「我能像鳥一樣在空中飛行而無阻礙,遇為了那若等眾弟子,我這瑜伽士要去頂寶寺。」這等事蹟應看作是示現事業變化無量的証據,遇而不能視為與正史相違悖者。一切都是為了描述無量傳記。
注釋:九空行密法 – 帝洛巴得智慧空行母空中隱身授記的九密法。1.灌頂、講經、心篆花結、2.行為利劍砍水、3.誓言自心明鏡、4.法物悟日、5.總平等境、6.大樂語寶、7.氣運網輪、8.自解行大手印、9.智慧明燈。此法以後成為噶舉派的耳傳密法之一。
*據記載,此九密法中瑪爾巴只求得五法,剩下四法由密勒日巴弟子惹瓊巴從印度迎取。
未完…
— 文章摘要取自直貢法嗣傳記中

那洛巴
__
至尊帝洛巴的優秀弟子吉祥那洛巴,誕生在喀什米爾,係婆羅門血統。父名靜甲,母名吉祥慧母,當他降世時就具有諸多與眾不同的優點,取名為普賢。在家時學習聲明和因明等大明,因心生悲哀就從親教師佛護 (剃度出家,取名為譽賢)。研習三藏及四續義理,成為圓滿班智達。作那爛陀寺北門守護者。當他每次作教誨和聽聞佛法事業時,心裡總是在想我雖然成為圓滿班智達,但我的心還不如一個擠牛奶的人,也不知何去何從,現在必須要尋找一位能使心獲得自在力的上師。
於是,他就把總攝輪之七字近心咒念了七十萬遍,即刻大地震動,並授記道:「你是東方帝洛巴的傳承弟子」。於是,那洛巴立刻停止講授與聽聞佛法的事,逕自往東方去尋找上師。
他逢人就問帝洛巴在何處?但誰都說不清帝洛巴是誰?究竟身居何處?在一個茂密的森林裡,那洛巴問一位獵人,獵人說:「請幫我追捕野獸,我就告訴你。」那若巴說:「我不敢。」獵人忽兒隱身不見了。不久又看見有一個人把另外一個人摁在地上,從他的肚子裡掏出腸子。那洛巴問他是否看見帝洛巴。那人說:「你幫我掏腸子,我就告訴你。」那洛巴說:「我不敢」那人立刻隱身不見了。所以不管怎樣千辛萬苦地尋覓,也没有找到上師。
有日:有此期間那洛巴已經過十二大苦行,阻斷了十二因緣,證得十二類勝義門。」繼後那洛巴一心一意祈禱、敬禮,帝洛巴對他說:「弟子你不畏冷熱的痛苦,長期苦行,現在說出你最需要得到什麼,並獻上曼達。」
注釋:十二苦行 – 那洛巴卓遵師之命所修十二種生死攸關的大苦行。十二因緣 –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緣為辟支佛之觀門,說眾生涉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縁起。
十二類勝義一指十二轉說:釋迦牟尼對初度五比丘轉四諦法輪時三十二誦文。即1.此苦聖諦、2.此集聖諦、3.此滅聖諦、4.此道聖諦,以上乃念誦四諦本質。5.苦應知、6.集應斷、7.滅應觀、8.道應修,以上乃念誦四諦見之於行。9.應知苦而苦未知、10.應斷集而集未斷、11.應觀滅而滅未現、12.應修道而道未修,以上乃四念誦四諦之果。未完…
— 文章摘要取自直貢法嗣傳記中

馬爾巴
__
噶舉巴的佛法和何時傳入和流行雪域的情況如下。
班欽那若巴在聖境印度等地有眾多弟子,其中最優秀,尤其是對西藏有巨大恩典的弟子就是仲毗黑如嘎的變化身瑪爾巴・曲吉洛追(生于1012年)。瑪爾巴誕生在洛札3秋切的卓窩瓏村,父名瑪爾巴·旺久維色,母名佳薩母朵德,家境富裕,取名曲吉洛追(法慧)。十三歲前在家度過,因為性情暴烈,又極好飲酒爭辯,其父說:你不如到外地去學習。
這樣在尼泊爾過了三年後前赴印度,謁見了智慧成就無與倫比的那若巴,諦聽了喜金剛等教授。另外,還遇見了班智達益希寧波,阿達麥哲巴川等許多上師。去朝禮吉祥金剛座那爛陀等寺院時,常與虐譯師相遇。由於他們常在教法方面發生爭辯,激發了瑪爾巴學法的願望。因此,瑪爾巴從那若巴大師等上師處聽習了佛和合加行,呼金剛,勝樂和密集等父續,母續和事部等四續部的所有教授。尤其是為了求得摩訶麻耶教法,不辭辛苦前往毒河州,拜謁大成就者古古熱巴。如此,經過千辛萬苦求得佛法後,返回西藏。
此後,定居在洛札卓窩瓏寺廟,攝受不可思量的弟子,密續諸法向日月一樣宏揚闡發,作了無量廣大事業。為了攝受尊者密勒日巴,讓他修築色喀古托寺以淨除其業障,最後給密勒日巴傳授灌頂及教授。當密勒日巴遵照瑪爾巴傳的教授進行修持時,得到空行母的授記,就向瑪爾巴懇請賜授往生和奪舍法的教授。瑪爾巴在其手冊尋找此二法,但是沒有找到有關奪舍方面的教授。此事恰與他再次赴印度的誓願相合。於是,把所得供物都兌換成黃金,不聽眾弟子的勸阻挽留,一個人毅然獨往聖境印度。 未完…
— 文章摘要取自直貢法嗣傳記中

密勒日巴
__
雪域成就自在無與倫比的至尊密勒日巴誕生在拉堆貢塘的甲俄雑,父名密勒-西繞堅參,母名楊雑嘎堅,於陽水龍年(公元1052年)誕生们,取名推巴嘎〔聞喜〕。后又生一個妹妹,名叫布達滾吉。密勒家族在本地比其他家族更富裕、更有聲望。當密勒父親臨終時,把裡外的所有財產交託給密勒的姑叔二人,立下兒子繼承父業的遺囑,密勒尊者逐漸長大成人。但是,姑母和叔父不答應,他們把密勒家族的所有財產占為己有。為此,密勒尊者自小領悟到了苦諦。母親靠為鄉都作紡織羊毛活的報酬來養育密勒兄妹倆。后來密勒跟隨一位寧瑪派的上師學藏文。
母親說:「你能否學點咒術 ?」密勒尊者答應學咒術。母親用所有家當換了一匹馬和兩包染料交給密勒,母子分手時母親說 :「孩子,你不要急著回來,你要讓所有的怨家對頭都遭到災難」母子相互說了一些安慰話就分手了。到了衛藏,密勒尊者逢人便打聽誰的咒術最利害。前往達納地方的魯窮大師處學咒術,靜室內修煉大師所傳的紅面黑面凶曜的誅敵神咒,於十四天後修煉成功。
密勒尊者又回到衛藏,常為以前所作的惡業深感悔恨,開始想往著學佛法。於是,密勒尊者帶著乾糧來到藏榮地區的榮敦拉迦尊前,在此求得了佛法並開始加以實修。此時上師說 : 「 如果你確實想求正法,就到洛扎卓窩瓏寺去,那兒有一位印度大德那若巴的親炙弟子,人稱釋經王或瑪爾巴大聖」。
對密勒尊者說: 「 你是有緣弟子,我這樣讓你吃苦受累都是為了滌除你的罪障。從現再起,我要攝受你,給你傳授教授,你高興吧!」,於是,上師剪下密勒尊者的頭髮,取名多吉堅贊,在勝樂金剛曼荼羅中傳授灌頂並賜密名為協巴多吉。此時,密勒尊者親見天空中顯現的曼茉羅。
上師把一切教授傳給密勒尊者,還傳給無身空行五法,並說:「無身空行九法的其餘四種你自己去取吧!」此後,密勒尊者發誓將把那若巴教授給予補缺。那若巴曾為瑪爾巴尊者授記云:「子嗣如虛空花消逝,法嗣像大河水長流」。
瑪爾巴頂著密勒尊者的胸口說:「我赴印度,千辛萬苦學來的教法全都傳給你了」。未完…
— 文章摘要取自直貢法嗣傳記中

岡波巴
__
尊者密勒-協巴多吉的所有弟子中,最為殊勝的是岡波巴。在《夢幻四柱》中云:「此英雄(即密勒日巴)有一徒兒,將成為無與倫比者。」這裏所說的無與倫比的人就是指尊者岡波巴雜木岭扎巴。他曾被世尊釋迦牟尼授記為花月美妙菩薩和月光童子菩薩,為了在西藏宏揚實修派佛法,才化身為法王達波拉傑。達波拉傑誕生於坐落在雪山下,具有許多吉祥福德的涅地斯瓦隆村,家族為尼瓦氏,父親名為尼瓦傑布,母名為學漠薩伽江家境富裕。
此尊者生於水虎年(公元1062年)。據說十二歲娶妻,生有兄妹倆。當地流行令人恐怖的瘟疫,兩個孩子雙雙被閻羅王奪走了生命,其妻也染疾臨終時仍依戀著夫妻生活,對丈夫說:「我要死了,你再娶一個美麗的姑娘做妻子。」尊者回答說:「我要出家學佛。」這樣發了誓願。尊者心中大生悲哀,在善知識夏瓦岭巴座前出家,取名索朗仁清 (福寶)。
達波拉傑最先從噶當派上師出家,並學習了噶當諸論,后追隨噶舉派上師密勒日巴得密法。最後他把噶當派教理與噶舉派密法融為一體,創立了顯密並重的達布噶舉傳承。著有《論解脫道》等顯密經論。
達波拉傑一本名索朗仁清,因早先精通醫學,故稱達波拉傑,意為達布地方的神醫。後密勒上師賜名雑木岭扎巴,意即南瞻部洲稱,最后在岡波建寺,任寺主,故又稱為「 岡波巴。」未完…
— 文章摘要取自直貢法嗣傳記中

帕摩竹巴
__
岡波巴大師最重要的弟子之一是帕摩竹巴(Phag-mo gru-pa, 1100-1170)。岡波巴大師圓寂前,當弟子們問到上師圓寂之後,應依止何人修行時,岡波巴大師指著帕摩竹巴說:「我死之後,你們應依止帕摩竹巴,他的證悟和我無二無別。」
無比岡波巴尊者的最主要弟子是共認為拘留孫佛化身的眾生估主帕木们巴。此尊者於金虎年 (公元1110年) 生在多康创的机隆麥雪,族名和父名都為拜阿蓬爾(是個写聚低賤的家族。他前世轉生為林中猴子,因那時殺了一條褒蛇,以此異熟川,現在上身常有刺痛感。小時能憶起許多宿世的事,到了三歲時,父母給他吃了有痂傷的肉,宿念也强之消失了。此后,父母前後被死神奪取走了生命。到九歲時,在親教師楚稱拔爾座前出家,取名多吉杰布(金剛王)。逐次學習護寫文字和畫神像等,身體也變得潔淨強壮。曾跟隨十六位上師,研習顯密諸義。
此時得到了在昂續日那座前不能饒益眾生的殊勝授記。於是,來到總攝諸佛之性、最後五百年末法時代 (的第二個一切知如來、無比達波拉杰座前,頭碰達波拉杰無垢腳足,進行頂禮膜拜,獻上曼達,激動萬分,滿眼淚橫流,心生殊勝不共敬信,他向達波拉杰稟報自己過去的歷史以及獲得很好的禪定功夫等情況。達波拉杰說 :「這也算是智慧吧 ?」這句話說了三遍,又說:「還不如這個磐粑坨坨。」邊說邊作手勢。
結果,帕竹·多吉杰布的深厚禪定功夫頃刻間消失了。達波拉杰說:「現在你坐在那兒,不要整治思想,要自然放松。」剎時,帕竹·多吉杰布心中現起大手印智慧。此時,達波拉杰和帕竹所住的兩個茅屋被彩虹光芒所相連。帕竹正確了悟了一切法之空性。他在岡波期間,人們把他和堆松欽巴貢巴,釋敦三人稱為多康三尊。
此後,帕竹逐次顯示出殺死人畜還能使之復活等不可思議的神通。達波拉杰往生淨土后,帕竹還在岡布寺住了一年,完成上師的喪葬法事以后,按上師的授記,來到白袞都桑布林中,由札喀瓦頭人作施主,修建了吉祥帕竹大寺 。做了廣大無邊的事業,聚集五百名持傘弟子,傳出直貢、達隆、竹巴、蔡巴、雅桑、綽浦,以及多康地區的瑪、葉等噶舉派諸小派。
某月十六日晚,對具信徒眾傳話說 :「哈,我要示現一切有為法的無常自性,你們準備好酥油和柏樹。你們以后不要貪戀禍根之財物,不要信任世俗的惡友,修持時不要離開慈悲憐憫的菩提心,不要為他人的對錯而爭辯,不要為我的靈識飛離軀體而擔憂。我將轉生在東方無塵界的不動佛座前,化身為智慧無垢的菩提薩垂,成為一切眾生的皈依處。
未完…
— 文章摘要取自直貢法嗣傳記中

阿企佛母
__
阿企佛母是直貢教主 吉天頌恭的曾祖母,更是直貢噶舉三大護法之一,是一位有證量、能保護行者的智慧空行母;行者只要虔誠向阿企佛母祈願,即能令魔敵破敗,且能讓修法者在走向究竟證之路,具足資糧。在(密切巴瓦密續)中佛陀曾授記:[於無量劫後,在一個稱為大蓮花世界中(Pema-chan),阿企護法將會成為圓滿證悟之善逝、如來、阿羅漢、無上正等正覺,佛號蓮花尊勝。
阿企佛母是金剛亥母的化現,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無量的示現,具有相當威神力,能平息災厄、增益財富壽命、博愛人緣、調伏敵眾。只要秉持虔誠善心祈請,無論是祈求家庭幸福、人際關係良好、健康長壽、智慧聰明、事業順利、財富增長、運勢順遂,皆得滿願!!

直貢噶舉祖師‧吉天頌恭
__
帕摩竹巴曾經授記:「將有一位證得十地果位的菩薩會傳續我的教法及加持」。此人正是帕摩竹巴的心子吉天頌恭(Jigten Sumgön, 1143-1217)。為使佛陀教法的精義得以盛揚,吉天頌恭轉生到西藏的一個貴族家庭中,父親是瑜伽士名為諾就巴多傑(Naljorpa Dorje),是專修閻魔敵的偉大行者;母親名為拉系薩珠瑪(Rakyisa Tsunma)。吉天頌恭誕生時伴有無數的神奇瑞兆,從小他就跟著父親修學閻魔敵法門,四歲時便能熟習讀寫,並從其叔父達摩方丈(Abbot Darma)、偉大的瑞連貢千(Radreng Gomchen),可敬的寇瓦隆傑(Khorwa Lungkhyer)等老師,學習各種顯經密續。吉天頌恭後來也陸續領受了帕摩竹巴的完整教法、秘密口傳、灌頂及講解,以及證悟的加持。
吉天頌恭在其上師圓寂後,接掌位於丹薩(Densa)梯寺的帕竹噶舉法嗣,時達三年 (1177-1179)。之後,如同帕摩竹巴所授記的,吉天頌恭建立了自己的傳承教派,並在直貢地區建造了直貢梯寺。為令於佛法之怠惰行者生起勤奮,吉天頌恭在火牛年(1217),以七十五歲高齡進入涅槃。他的身體在超度月(Vaishaka)的十三日荼毗。此時天人紛紛獻上如雲供養,天雨曼陀羅花盈滿至膝。他的頭骨不為火所觸,腦中化現出比擅巧畫師所繪更加清晰的勝樂六十二尊壇城;他的心臟亦不為火焚,被發現轉為金黃色。這些殊勝的瑞相都顯示他是佛的應化。自吉天頌恭創立「直貢噶舉」法脈,迄今已有八百餘年,歷任的直貢法王承其教法,並發揚光大,法脈從未中斷,傳承極為清淨,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加持力。

尊勝直貢法王‧三六尊怙主曲吉囊瓦 與 三七尊怙主沁雷倫竹
__
教主吉天頌恭曾經預言:「在未來世,我的法教將由兩位佛子發揚興旺,如同日與月,一位有著日光般的慈悲,另一位有著月光般的智慧。」這兩位佛子正是尊勝的瓊贊法王和尊勝的澈贊法王。如日的澈贊法王是慈悲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如月的瓊贊法王是智慧文殊菩薩的化身。
直貢法王的轉世系統始於十七世紀。第二十一任法王卻傑仁欽彭措(1579-1602)的最小兩位兒子,嘉旺昆秋仁欽(1590–1654)以及昆欽仁津卻紮(1595–1659),成為直貢法脈的最後兩位繼承人。昆秋仁欽往生後,直貢巴開始尋訪轉世的法王,此後形成兩位法王共同領導的體系。在直貢歷史上,就將哥哥昆秋仁欽視為第一世的直貢澈贊法王,而弟弟仁津卻紮則是第一世的直貢瓊贊法王。直貢噶舉歷代上師所有證悟的能量、加持和法教,經由不曾間斷的師徒傳承至今,在現任兩位法王的接棒努力之下,佛學中心遍布亞歐美澳各大州,教法如太陽的光芒,無分別地照耀無邊有情眾生。